白芒石澗
越野雄心–白芒石澗 行程 白芒石澗,源起婆髻山與三山臺之間流入白芒,石間初段平緩開揚,尚有大潭可賞,唯中段以後入林陰暗,石滑難走,幾條接連高瀑亦具氣勢,源末兩個斷峽是為此澗一大特色。
白芒石澗 萡刀屻西脊. 龍簾瀑. 婆髻山以東有兩條較大石澗,分別是白芒石澗及牛牯塱石澗,兩者都以澗口村落命名,前者又較後者多人氣,有龍涎潭、半壁潭、龍簾瀑. 及小天書壁等等潭瀑石壁美景。. 白芒澗道十分之長,接近2千公里,幸澗闊好行,不用披荊斬棘,是次只計石澗行程只用了約五小時。. 由白芒村旁進入石澗,是河流段,可踏於中型石頭上避水前行,三百米
「白芒坑」石澗亦有叫作(白望坑),隱匿於「大嶼山」中部,主源發於「亞婆髻」、「薄刀屻」、「二東山」,三臺峽谷之下,輾轉穿越群巒,流下「白芒村」側而出海;故名「白芒坑」。
2011-08-11 白芒石澗尋幽. 由大東山、蓮花山、三山臺圍繞著的黃龍坑溪谷群澗,坐擁無數著名的急濬飛流,在境內極負盛名。. 然而,黃龍坑以外的溪澗,名氣雖然稍遜,但是論及景觀氣勢,也毫不遜色,就好像三山臺以北的白芒石澗,潭瀑互間,水色晶瑩,對於鍾愛石澗的人士來說,絕對是一條不容錯過的溪澗。. 趁著大雨過後,洪流把溪澗沖刷得乾乾淨淨,水量沛
今次就先介紹一條難度相對較低的小型澗——位於大嶼山的白芒石澗。 此澗源起於婆髻山及三山臺之間的山坳,流入白芒村對出的大蠔灣,除了入澗位接近村落,全澗流水都是在原始森林裡面流動,所以溪水得以保持清澈零污染,暢遊此澗可以放心地戲水,享受山野之樂!
- 香港山旮旯 Hong Kong Sankala: 牛牯塱石澗左源左支
- 白芒
- 綠魔行山?
- TrailWatch.HK
- 香港草藥遊
白芒 是香港 大嶼山 北岸的一個地方,位於大蠔西部,有一條名為 白芒村 的村落,附近有白芒 石澗 流經,海邊則設有 白芒 碼頭。白芒 連同附近的牛牯塱和大蠔關係密切,於清朝初年是大濠汛的所在地。
*白至北,為人們帶來無限歡樂又到澗季了,是時候到山上弔唁一下這位朋友說真的,已經唔係好記得三名庵友到底係咪只係為左拼湊出呢個咁既遊記名而連走白北二澗白芒石澗為大東山系東北方既一支中型石澗,澗谷獨立於三山臺北緣,澗道稍長,唯
2011-05-23 臥龍石澗絕龍谷 2011-06-09 大浪四灣走長咀 2011-06-20 夏日屏南遊 2011-06-24 全溯彌散石澗 2011-07-04 水澇漕萬丈九曲 2011-07-09 縱攀大圓石澗 2011-07-25 梧桐寨賞群瀑 2011-07-28 橫涌賞龍珠 2011-08-03 馬大訪英雄 2011-08-11 白芒石澗尋幽
白芒石澗重新找尋大葉鈎藤,可惜已不能尋回此植物。約2年前我在馬鞍山馬頭附近再發現大葉鈎藤。 鈎藤為兒科常用藥,能解熱鎮痙,對小兒高熱抽搐有解痙之良效,對小兒病之高熱能退熱。
2020-08-16 低埔坑 落 白芒石澗 gpsed 旅樂行 MichaelNg 2020-8-17 0/1212 MichaelNg 2020-8-17 08:55 PM 2020-08-09 石獅山 西 右坑 gpsed 旅樂行 MichaelNg 2020-8-9 0/1103 MichaelNg 2020-8-9 10:26 PM 2020-06-09 雙龍石澗 大水篇 – gpsed 週二 2/
白芒坑 85.2/200725+2:367. 牛牯塱石澗,源起三山臺鴨腳瀝以北,經牛牯塱(村),流出大蠔灣。. 本澗幅員甚廣,主分兩源,探遊者多取左源左支,末段有崖略花技巧,隨後出澗並無正途。. 鴨腳瀝以北之山澗向來踏跡較少,當中以白芒坑(白芒石澗)及銀龍石澗
白芒是香港 大嶼山北岸的一個地方,位於大蠔西部,有一條名為白芒村的村落,附近有白芒石澗流經,海邊則設有白芒碼頭。 白芒連同附近的牛牯塱和大蠔關係密切,合稱「三鄉」,於清朝初年是大濠汛的所在地 歷史 大嶼山白芒曾發掘出兩漢時期的陶器和銅錢。
石澗上部份石面較為濕滑,穿著具防滑能力的行山鞋較安全(筆者習慣穿510),也要避免踏上長著深綠色青苔的石上。 但一個半小時後,雨勢仍未見轉弱,只好打消上山的念頭,臨時改變路線,轉行白芒村,探一探白芒坑。
石澗 穿村 竹林 節肢動物 紅樹林 紅香爐峰 綠化地 綠步郊野2017 綠糾兵 綠色生活 離開白芒村後,看見巴士站時不要太興奮,皆因停泊此站的嶼巴 36 號的班次非常稀疏,一整天只有 4 – 5 班,遊人大多利用隧道橫過高速公路之後,沿海邊小徑步
白芒石澗重新找尋大葉鈎藤,可惜已不能尋回此植物。約2年前我在馬鞍山馬頭附近再發現大葉鈎藤。 鈎藤為兒科常用藥,能解熱鎮痙,對小兒高熱抽搐有解痙之良效,對小兒病之高熱能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