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正如上文提及,有別於一般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獲編配公屋的優先次序,取決於個別申請者在計分制下累積的總分數。有關分數視乎申請者的年齡、輪候時間以及是否已居於公屋而定。房委會並沒有編制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或由登記日期起計算的「實候時間

配額及計分制 的修訂 了解更多 一般家庭申請 非長者一人申請 「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 亦會由終止租約日期起計2年內暫時凍結,凍結期不會獲計算在其申請的輪候時間內(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其申請在凍結期間亦不會獲計算輪候時間

PDF 檔案

配額及計分制的修訂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小組委員會)因應長遠 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長策會)及審計署署長建議,於二 一四年十月十四日 討論充分及合理運用公共租住房屋(公屋)資源的未來路向。

立法會二十題:公共租住房屋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 以下為今日(五月二十日)立法會會議上胡志偉議員的提問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的書面回覆:. 問題:.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自二 五年實施適用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配額及計分制。. 有市民反映

公屋輪候大排長龍,上樓遙遙無期。. 房屋委員會今 (12日)公布最新公屋輪候冊數字,在今年9月底,約有15.64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及約10.36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輪候冊合共達26萬宗申請。.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公屋申請逾25萬宗 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升至5.8年
  • 保育與居住應如何取捨?
  • 2017/18 非長者單身人士獨居住屋狀況研究
  • 房委會料下年度編配逾3.1萬公屋 約2.2萬予申請者

公屋聯會 Federation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 公屋輪候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 2005 年 9 月 29 日通過為編配予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立一個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單位。.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每年的編配限額為擬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總數10%,上限為2,200個。若公屋單位的實際供應量較估算為少,房委會會將編配予該計分制下申請者數目控制在不多於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總數10% 。 另一方面,房委

房委會今日(9日)公布2020年公屋申請者統計調查結果,截至去年12月底,約有15.39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9.95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共25.34萬人輪候中。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4年,都較上一季微升0.1年。

【Now新聞臺】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再延長,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增至5.7年,是自1999年以來的新高。 截至去年12月底,約有15萬3900宗一般公屋申請,及約9萬95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而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自1999年3月底後再創新高,延長至5.7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

根據房署數據,在2014年6月底,約有125,4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30,4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每年的編配限額為擬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總數10%,上限為2,200個。若公屋單位的實際供應量較估算為少,房委會會將編配予該計分制下申請者數目控制在不多於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總數10% 。 另一方面,房委

房屋委員會今日(11日)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約15.3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約10.05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合共25.38萬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6年,較上次公布分別升0.1年

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在申請宗數及佔整體百分比上,同樣呈現大幅上升的趨勢。 2010年的77,800宗大幅上升至2015年的137,900宗,升幅達77.2%。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7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6年。 房委會於2005年9月29日通過建議,引入配額及計分制,將配額上限設定在最多每年2,000個,同時設立按申請人年齡等因素而釐定的「計分制」,並將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剔除在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之外,其輪候時間,從

發言人又指,「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每年的編配限額為擬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總數的10%,上限為2200個。若出現公屋單位的實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